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016章老乡帮老乡(1 / 2)





  张金生去7号宿舍楼302找陈墨,却扑了个空,就要了他的电话号码,晚上五点多打电话给陈墨,约他出来吃饭,陈墨却说自己忙,吃饭不必了,有事可以到学生会实践部找他。当晚张金生就来到学生会位于四号教学楼附楼的学生会实践部办公室,几个学生干部正蹲在地上准备一份条幅,陈墨靠在一张桌子上和一个戴眼镜的女生说话。

  那女生胖乎乎的,看着很强势的样子。

  见到张金生,陈墨朝他招招手,介绍道:“这是我们实践部的魏部长。魏部长,这是我老乡,法律系的张金生。”那个女生大大方方地向张金生伸出手:“魏群,欢迎小学弟。”说完就对陈墨说:“你们聊,这儿有我。”

  这座附楼没有教室,晚上冷冷清清的,张金生和陈墨沿着长长的走廊走到尽头,靠着窗户俯瞰灯火通明的城市。

  陈墨毕业于县一中,初中却是在湖滨中学初中部上的,在一所学校呆过自然不缺话题,聊了会陈年旧事,又说了些军训时遇到的笑话。陈墨才开始问张金生找他究竟是什么事,陈墨态度十分真诚,张金生也就不想再绕弯子,就直截了当地说了自己想租下一号操场看台下的那三间房做仓库开虚拟商店的想法。

  “虚拟商店”这个词是张金生自己生造出来的,陈墨有些不大懂,但一经解释就明白过来。每年开学时老生们都会弄些小玩意儿到新生宿舍去兜售,赚点小钱,顺便结识一些新朋友。这种事校方睁只眼闭只眼并不怎么管,学生会方面只要不闹出乱子也不会干涉。

  当然张金生的构想很宏大,不是卖一把晾衣杆,两双拖鞋那么简单。陈墨立即意识到问题所在:“开商店不是过家家,你有经验吗?”张金生当然不能说没有,就把曾经帮镇上表姐看店的经历放十倍后说:“我表姐在湖滨镇上开店,都是我一手策划的,这东西我熟得很,而且我还有一个老舅在南州做批发,货源绝不是问题。”陈墨点点头,却又提出另一个更尖锐的问题:“只怕后勤公司会干涉,你这么做会损害校内几个超市的生意,后勤公司每年从他们那收的租金可不少,另外还有一些额外收入,这个应该不必我多说。你的虚拟商店若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他们一定会给后勤公司施压,到时候谁能帮你扛?”

  “我想办个勤工俭学性质的社团,以勤工俭学的名义,你看这样行不行?”

  陈墨眼睛一亮:这当然是个好主意,只要操作的好,至少在名义上他们无话可说。

  “但他们一定会用别的手段,比如打着维护宿舍管理秩序的旗号不让你的送货员进宿舍大门,这种事一个宿管员就能搞定。你怎么办?”

  陈墨说的是实情,宿管员属于后勤公司管,后勤公司接到商户投诉后,按逻辑会给张金生施加压力,无需大动干戈,只需宿管员以违犯宿舍管理规定为由就能很轻松地卡住张金生的脖子。

  “船到桥头自然直,事在人为嘛。”

  陈墨直视着张金生:“我这么说的意思是提醒你把困难想的严重点,既然你都考虑清楚了我也就不说什么了。场地是学校无偿拨给学生会使用的,提‘租’字不合适,你有没有其他的办法?”

  “就当是划拨给勤工会的办公用房,我保证如果学生会同意把地给我使用,以后每逢遇到举办大型活动,我都可以提供一笔赞助。”

  “赞助以谁的名义,勤工会的名义肯定不合适。”

  “那是当然,随便哪个商家都可以,给他们免费打广告,谅他们也没话说。”

  陈墨见张金生思虑周全,见解成熟,并非一时冲动乱来,便说道:“地的事我可以说说,先说说你这个勤工俭学社的构想,挂羊头卖狗肉总归不大妥当,要办就好好办,把它办好,套用时下的流行语就是实现双赢。”

  张金生成立勤工会的动机虽不单纯,但也并非只是随口说说,他已有一套缜密的考虑,当下一五一十说出来,陈墨不住点头,没等他说完,便道:“整体思路不错,回头再细谈,对了,你这个勤工俭学社的名字叫什么?”

  张金生道:“就叫光华同学会如何。”

  陈墨道:“我靠,你这是打算组-织-暴-动造李院长的反吗?”

  张金生一愣:“名字起大了?”

  “太大了,嗯,名字的事我回头给你一个东西,你照着章程来搞,这是南院的规矩。而且我还要告诉你南院的规矩很大,你要是不想惹麻烦最好先循规蹈矩,不要老想着创新。”然后陈墨又说:“学生会这两年摊子铺的很大,组织的活动很多,经费总是不够用,你的申请报告里可以多在这个上面做做文章。”

  张金生十分感谢,果然是朝中有人好办事啊。

  回到宿舍,一群家伙还在那昏天黑地地打牌,地上铺了一层瓜子皮,张金生敲门大叫:“都起来,都起来,查房了。”

  立即被一把瓜子皮打出门去。

  第二天雨停,军训继续,训练间歇,陈墨来到操场,把一份复印的《南州学院成立学生组织需知》交给张金生,又点拨了几句这才离开。

  “老二,干啥呢,准备成立gmd搞-暴-动么?”

  “滚,解放军就在面前,留神拉你出去枪毙五分钟。”